新質生產力火爆“出圈”,儀器儀表制造業該如何發力?
來源:本站 作者:管理員 發布時間:2024-03-11 08:06:16
要說2024年哪個領域得到了高層的最多支持,那無疑就是新質生產力了。自去年以來,新質生產力就已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個高頻詞。
什么是新質生產力?
從字面意思上看,新質生產力即有別于傳統生產力的新型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為主的生產力,是擺脫傳統增長路徑、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新型生產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已經是從各個地方到各個領域的共識。從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到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從官媒外媒的報道到代表委員們提出的議案提案,新質生產力一詞頻繁出現。在3月5日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更是著重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并將其列為2024年十大工作任務的首位。
步入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型技術蓬勃興起,萬物互通、智能智造,人類生產生活進入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階段。
進入新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我們唯有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打破依靠傳統要素驅動經濟增長的路徑依賴,才能真正形成新質生產力,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
對中國制造業來說,形成新質生產力就是要進一步激發技術創新活力,持續投入科研和人才培養,充分發揮新型人才價值,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和平臺,實現制造業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型蛻變,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轉變。
當前,我國正在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為實現這一目標,科研水平正在快速進步,儀器儀表作為重要的輔助設備,其需求不斷增長。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科研固定資產投資當中儀器設備采購費用約占60%,科研經費投入當中儀器采購費用約占25%。
近年來,國產高端儀器儀表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已見成效,部分高端儀器儀表已實現國產化。但由于研發基礎較為薄弱、技術積累相對不足、自主研發高端新產品能力不強、關鍵器部件'空心化'等原因,高端儀器儀表進口依存度高的難題仍未得到有效化解,國產儀器儀表研發制造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高端儀器儀表制造業是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高端儀器儀表制造業是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制造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
首先,加強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儀器儀表行業是一個科技含量較高的行業,技術創新是提高效率的關鍵。政府和企業應加大對儀器儀表行業的技術研發投入,培養和引進高層次的科技人才,加強與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合作,推動科技成果向產品轉化。同時,要鼓勵企業加強自主創新,提高自主研發能力,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其次,加強標準化和質量控制。儀器儀表是工業生產、科學研究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產品的質量要求非常高。因此,建立健全的標準體系和質量控制體系是提高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政府應加強對儀器儀表行業的標準化工作,制定統一的產品標準和檢測方法,加強產品質量監管,提高產品的合格率和穩定性。同時,企業也應加強自身的質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
第三,推動信息化和智能化。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的發展為儀器儀表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通過推動信息化和智能化,可以實現儀器儀表設備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政府和企業應加大對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的研發和應用力度,推動儀器儀表行業向智能制造轉型,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的競爭力。
總之,新質生產力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儀器儀表行業作為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需要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科技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文來源:中國儀表網,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