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終端“守護”獨居老人,科技讓養老更有溫度
來源:本站 作者:管理員 發布時間:2022-10-24 08:40:28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劇,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照料問題日益突出,他們因缺乏照料、關注而出現安全問題無法及時得到幫助的新聞也常見報端。
而如今,智能電表——這一項科技成果的運用卻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守護”獨居老人的作用。在上海普陀區長征鎮,一個“非侵入式智能電流指紋終端”,被安裝在了78歲獨居老人季阿婆家的電表箱內,智能電流指紋終端能實時監測老人家中的電器用電情況,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對老人生活情況進行分析,當老人家處于“無用電狀態”時,會自動報警,告知家屬及社區工作者,守護獨居老人的生活安全。
除了智能電表,智能水表也能在智慧化養老上做文章。蘇州吳江華衍水務在七都鎮開展“智能水表守護獨居老人”行動試點,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表,助力街道、社區智慧化養老。
與傳統機械水表相比,智能水表可實現自動抄表功能,用戶的水量可在線遠程傳輸至遠傳數據采集平臺。吳江華衍水務利用公司平臺分析獨居老人的用水習慣,密切關注用水情況,當日用水量超過平時的3倍時會觸發警報,并將信息推送給老人家人、社區工作人員和吳江華衍水務客服管家,從而及時為獨居老人提供服務和援助。
“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當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不斷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時,很多老年人卻窘困于“數字鴻溝”。隨著廣大老年人的養老需求不斷增長,解決這一問題變得更為緊迫。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并提出具體要求。如今,各地積極探索養老服務智能化,助力“養老”變“享老”,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溫度。
科技的發展讓老年人越來越孤立的情況下,我們仍然可以通過一些思路的改變和創新,讓老年人也能享受科技發展的成果,讓新的技術也成為服務老年人群體的工具。比如,浙江海寧創新實施“潮樂安”老人居家安全守護項目,通過安裝燃氣報警、煙感報警器、智能水表以及智能電表等智能終端全天候守護老人安全。
從“早看窗簾晚看燈”到通過智能化設備對空巢老人、留守老人進行動態監測,此舉是一種用技術手段來為老人的健康與生存保駕護航的有效之舉,同時體現的是社區治理的用心、用情,治理理念的人性化。
隨著科技進步,以智慧養老為代表的新型養老方式漸成體系,為老齡化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方向。自2012年全國老齡辦率先提出“智能化養老”理念以來,我國由點及面,在智慧養老領域開展了諸多實踐探索。
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智慧養老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風險預測報告》,2021年我國智慧養老市場規模近5.5萬億元,后續預計維持30%的年均增長率,到2025年,智慧養老產業規模將超15.6萬億元。
(本文來源:中國儀表網,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