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狀記憶聚合物讓機器人更靈活 帶給各個領域更多幫助
來源:本站 作者:管理員 發布時間:2021-09-13 10:52:52
導讀:拉伸或變形的形狀記憶聚合物在加熱或光照后,會恢復到原來的形狀,這些材料已在柔性機器人、智能生物醫學設備、可展開空間結構等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
但是目前,它們儲存的能量還不能滿足需求。研究人員現已開發出一種形狀記憶聚合物,其存儲的能量幾乎是以前版本的6倍。形狀記憶聚合物可在原始未變形狀態和二次變形狀態之間交替。變形狀態通過拉伸聚合物形成,并通過分子變化保持在適當的位置,例如動態鍵合網絡或應變誘導結晶,這些變化可通過熱或光逆轉,聚合物通過釋放存儲的熵能恢復到其原始狀態。
讓機器人更靈敏,使人造皮膚更貼合,讓假肢兼具力量和觸覺……這些看似大不相同的理念,背后都昭示著一個材料行業的巨大改變,那就是:它們將不再剛硬。應用于機器人柔性連接系統是一種用于機械工程、動力與電氣工程、交通運輸工程、航空、航天科學技術領域的工藝試驗儀器。抓取和操縱奇異和陌生的物體是機器人技術的一個基本挑戰。例如,在汽車工廠的機器人快速而精確,但無法適應變化或陌生的環境。除了工廠或倉庫工作之外,具備更復雜的操作能力的機器人要”“有用",最近的選項也許是幫助醫院、老年護理機構的人們。
最近的機器人技術進展是幾項技術同時發展的結果。更小、更安全的機器人越來越多,新的端部夾取機器人已經出現,更重要的是,機器學習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
形狀記憶聚合物將是有力量的、可拉伸的、可生物降解的,甚至可自我修復的。巨大的屏幕也可以疊進衣兜;一層人造皮膚或許就能像手機一樣實現人類溝通交流;殘疾人的假肢也將擁有溫暖、順滑、細膩的觸感……這種高能材料現在看起來很高冷,但在未來,它將滲透到生活的每一處。
資料來源:科技日報、百科、電子發燒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