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碧崞鹞挥谒拇◤V漢的三星堆遺址,世人如是評價。三星堆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時隔34年,再探秘,三星堆古遺址又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驚喜。最近,三星堆考古發現持續霸屏,黃金面具、青銅人像、青銅尊、玉琮、玉璧、金箔……在新發掘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已出土500百余件重要文物。
從連續幾天的三星堆考古發掘直播中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出土大量精美文物,考古發掘中秉持的精細發掘理念、采用的多種現代科技手段、構建的考古發掘現場預防性保護新模式,更為我國今后考古發掘和研究樹立了新的標桿。
考古發掘“方艙”恒溫恒濕控氧
提到考古發掘,相信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是,在一個個荒涼的土坑里,工作人員拿著小刷子、小鏟子,徒手將土挖開,將文物取出,送到實驗室,編號、登記…..仿佛考古一直都是與久遠的歷史、傳統的手工作業相互聯系,從來都跟高科技不沾邊。然而,此次三星堆發掘現場的曝光, 讓無數網友感嘆,原來考古竟然是一件這么“酷炫”的事兒!
從媒體報道的三星堆發掘視頻中可以看到,考古發掘現場被大跨度鋼結構大棚覆蓋,里面有數個通透的玻璃“考古艙”將新發現的6個“祭祀坑”罩住。這些“考古艙”不僅能控制發掘現場的溫度、濕度,還能減少工作人員帶入現代的微生物、細菌等。
另外,“考古艙”里各種先進設備也一應俱全。在祭祀坑發掘現場,安裝有8臺400萬星光級網絡攝像機,1臺工業全景相機,專門用于考古過程的全程記錄,實現實時傳輸到現場應急會診室,通過專家會診系統實現遠程文物會診功能。
科學儀器為文保專家提供另一雙“眼睛”
從三星堆考古發掘直播中我們可以看到,考古發掘與文物保護的科技水平已大大提升,尤其是在對文物的分析檢測方面,現代科學儀器的使用為還原出文物的歷史信息提供了更加詳細的數據,為文保專家揭秘遠古時代的“密碼”提供了另一雙“眼睛”。
據了解,此次三星堆遺址啟動祭祀坑發掘,是在發掘現場一系列專業實驗室完工后,才正式動土發掘的。在“考古艙”外幾步之遙,是應急檢測分析室、微痕物應急保護室、文物修復館等各類實驗室,實驗室配備了很多高精密的高科技儀器。
比如,可以看到文物細節的視頻顯微鏡、可以現場分析文物材質、含水量等信息的高光譜成像儀以及掃描電鏡、X射線衍射儀、激光拉曼光譜儀、高頻振蕩儀、離心機、高光顯微鏡、便攜式X射線熒光光譜儀(XRF)、三維掃描儀等科學儀器,古老的文物在現代科學儀器的加持下,再次煥發“生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中心副主任王沖在央視采訪中說道:“文物的信息通過儀器的分析檢測是可以還原出當時生活生產狀況的,儀器就相當于文保人員的另一雙“眼睛”,能夠更大地還原出文物原來的歷史信息?!?br />
考古大棚角落,有機實驗室、無機實驗室、應急分析實驗室、微痕應急保護實驗室、文保工作室、考古工作室一字排開,此次發掘肉眼幾乎不可見的絲織物痕跡、碳化稻、竹和闊葉林樹種等遺存,便是在這里,考古人員借助各種高科技儀器找到。
在此次三星堆考古發掘中,我們聞所未聞的高科技儀器還有很多,現代高新科技與古老遺址在這里和諧共存。這次發掘,開辟了考古學新的里程碑,相信在高科技儀器的加持下,所有的謎團都可以解開,讓中國的古文明為世人所驚嘆。
(本文來源:中國儀表網,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