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進行時 科學儀器守護考場公平秩序
來源:本站 作者:管理員 發布時間:2020-07-13 08:32:17
每年的夏季,我國萬千學子都會迎來人生中的一場重要考試——高考。這場全國性的統一考試,是農村及大山深處的孩子走入大城市,謀求更好的發展機遇的重要“跳板”,同時也是我國社會選拔專門人才的重要途徑。雖然繁重枯燥的課業生活讓不少高考生倍感壓力,也曾有不少社會人士抨擊高考模式下的教育缺陷。但就目前來看,高考仍舊是寒門學子改變人生的進階之路,是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的重要方式。
與以往的高考所不同的是,今年受疫情影響,為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確??忌桨哺呖?,今年的高考時間推遲至2020年7月7日至8日(部分地區高考天數不統一)。不過,盡管考試時間推遲一個月,但是考試安排、內容等仍舊不變。眼下,正值高考進行時,1071萬考生相聚在我國各地考場上,向著同一個方向“利刃出鞘,披荊斬棘”。
作為一名早已邁過高考門檻的社會人士,每年的高考總會牽動著小編的神經,回首過往為著高考奮斗的無數個日夜,小編總是萬分感激當初努力向前“奔跑”的自己,同時也感謝這場全國統一性考試的公平性。正是因為高考的公平,讓萬千學子付出的艱辛有了相應的回饋,讓廣大寒門學子有了進階的寶貴機會。
然而,高考過程中也不乏抄襲、冒名頂替之類的丑聞。之前山東冒名頂替案的揭發就令不少大眾甚為寒心,因為這一案件改變了原本應該被大學錄取的考生的命運,同時也嚴重挑戰了我國高考的公平性。為此,高考公平秩序的維護也成為了每年高考熱議的話題。
作為一名儀器人,小編對于冒名頂替行為同樣甚為反感。不過好在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催生出了愈發先進的科學檢測儀器,這些精密的科學儀器被安置在考場內外,可以在考試時間段內悄無聲息地監視著考生的動向,為高考公平保駕護航。
那么,高考過程當中都有哪些科學儀器發揮“監考官”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將帶領大家重溫高考時的檢測流程,盤點那些年的考場高科技。
在正式進入考場前,通常情況下監考員會手握金屬探測器對候場考生進行近距離的隨身物品檢查。該設備通過對金屬物品的電磁感應而報警,可以探測出人所攜帶包裹、行李、信件、織物等內所帶武器或小塊金屬物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進出地鐵站、車站,安檢人員手中的檢測設備即為此類金屬探測器。
隨身檢查結束后,監考官一般會使用識別技術對考生個人信息進行準確識別,防止代替他人參加考試的行為發生。目前,識別技術包括兩種方式,分別為統讀卡器識別以及利用OCR技術識別,通過移動終端攝像頭拍照,采集信息。此外還有指紋識別、人臉部識別等。
考生個人信息核對完成后,監考官會在教室內放置一臺手機信號屏蔽器,防止考場內出現無線通訊與外界溝通的行為。該儀器在工作過程中以一定的速度從前向信道的低端頻率向高端掃描。設備掃描速度可以在手機接收報文信號中形成亂碼干擾,防止手機與基站建立聯接。
在正式考試的過程中,考場內除了安排兩位監考官一前一后進行人眼監視外,考場前后方還會各安裝一臺監控攝像頭,無死角監視考場動向。視頻監控的好處不僅在于可以實現實時監視,而且考場視頻可以存檔,考試結束后發現問題可以抽調相關監控視頻查看。
當然,除了考場內的嚴格監測外,考場外還會配備無線電監測車,可以實時接收監控區域內的無線信號,一旦發現考場內有信號傳出,即可目標定位。
上述各類先進的科學儀器在高考期間內“各顯神通”,為萬千學子的高考夢保駕護航。因此,考生們只要拿出自己的真正實力,從容應答即可,切忌投機取巧,抄襲他人答案。借著高考的緊張氛圍,小編也在此預祝各位考生在這個夏天能夠收到一份滿意的大學錄取通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