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国产麻豆精品系列一区二区-日韩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亚洲日韩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產品中心
DC26系列溫濕度控制器
普通溫濕度控制器
智能溫濕度控制器
DC68系列開關柜智能操顯裝置
開關柜狀態綜合指示儀
開關柜智能操顯裝置
DC28系列電力監控儀表
DC2800系列
H系列多功能諧波表
Z系列多功能網絡儀表
E系列多功能電力儀表
X系列數顯電測表
K系列可編程智能數顯表
D系列數顯變送表
S系列數字測控儀表
TRPC系列無功補償控制器
無功補償控制器
復合開關
DC29系列電測量變送器
單路變送器
雙路變送器
三路變送器
多路綜合變送器
DC30系列電動機保護器
DC1000無線觸點測溫系統
TED系列電子式溫度指示調節儀
CS系列智能除濕器
 
聯系我們

常州市大創電子有限公司

手機:13915077376

座機:0519-85606622

傳真:0519-85607968

郵箱: sales@czdacan.com

網址:http://www.oudz.cn/

地址: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長江中路25號

新聞資訊
無人機攜手檢測儀表 為供電設備保駕護航
來源:本站    作者: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6-09-08 09:21:45

    一架形似八爪魚的無人機懸在空中,沿著高壓電線的延伸方向前進。此時,終端屏幕上,灰色的背景上清晰地顯示出電線、絕緣子、螺栓等部件,在線路的中部位置,一團白色亮點就像星云一樣,發出明亮的光芒。這團亮光,就是高壓線路破損后釋放出的電暈,人眼很難覺察,如果不進行及時處理,可能會演化成嚴重的安全事故。而這個可以“看到”漏電的設備,就是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7所研制的紫外成像漏電檢測儀。


    電力安全:不可忽視的課題

    “電”已經成為社會前進和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資源之一,四通八達的電網系統將電力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無數的家庭、工廠和學校。據統計,截止“十二五”,我國電網規模已躍居世界首位,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回路長度達57.2萬千米。

    對這樣龐大的電網系統來說,要維持其正常運轉實非易事。自然災害、設備故障、外力破壞、不當操作……許多因素都可能造成輸電線路的破損,形成漏電斷電事故,給人們的正常工作生活甚至是人身安全帶來不小的麻煩。因此,對輸電線路的漏電檢測近年來越發引起重視。

    目前,我國的高壓線路巡檢主要有紅外成像檢測、超聲電暈探測及人工目視檢查等方式。紅外成像檢測的效果受日光照射、大氣環境等影響比較大,通常只能在夜間進行,且只能檢測到受損比較嚴重的部位;超聲波探測檢測誤差較大,探測距離也比較有限;而由于電暈放電的目標小、強度弱,很多時候人力目視很難觀察到。

    有沒有一種技術可以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準確及時地發現漏電現象,將危險掐滅在萌芽狀態呢?

    答案是肯定的,這就是紫外成像探測技術。

    紫外成像技術:防患于未然

    高壓設備電氣放電過程中,空氣中的電子不斷獲得和釋放能量,當電子釋放能量時,便會有電暈產生,同時釋放出紫外線。紫外成像探測技術就是利用這一原理,接收設備放電時產生的紫外線信號,即可及時發現故障。

    相比紅外檢測,紫外成像技術對于放電的靈敏度高、分辨率高、抗干擾能力強,因此,近年來在國外電力行業中應用日益廣泛,出現了車載或直升機載的紫外巡檢方法。但我國則還處于起步階段,僅有一些手持的紫外設備。

    身為高科技的引領者,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將目光瞄準了這一前景廣闊又極具挑戰的領域,于近日推出了一款紫外成像漏電檢測儀。

    在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7所,記者看到,該設備是一臺通體黑色的盒狀機器,大小與一本牛津英語詞典相仿,重約3斤,成年人一只手就可以輕松托起。最引人注目的是機身正前方的兩個直徑5厘米左右的鏡頭,一紫一黑,一個負責感應紫外線,一個則負責觀測可見光。紫外圖像可以精確顯示目標產生電暈和放電情況,可見光圖像可以還原被測目標周圍的背景信息,二者結合生成的雙光譜融合圖像,相當于在一幅圖像上明確指出了目標漏電位置情況。

    “紫外成像漏電檢測儀的研制難點有兩點,首先是產品的工程化,即要將紫外成像技術與可見光、圖像處理、智能控制等技術有機結合,才能形成成熟的產品。其次是要小型化輕量化,才能滿足日益機動、靈活的檢測需求?!痹摦a品負責人宋亞軍介紹。而憑借207所在航天光電領域的技術積累,這些問題都被一一攻破。

    無人機+紫外成像:強強聯合

    說起這款漏電檢測儀,還有一個亮點不得不提——它可以搭載無人機平臺使用。

    近年來,無人機技術發展迅猛,航拍、搜救、監測甚至是演出領域,都離不開它們的參與。

    和傳統的人工巡檢相比,無人機行動靈活、巡視面廣,無論是建筑物、樹林還是山區、丘陵、沙漠,人到不了的地方它都能到,且效率更高。據計算,在山地丘陵地帶,靠人工巡線平均每天只能巡查1.5公里至2公里,而同樣的巡線里程,采用無人機只需要2個小時左右。而相比直升機巡檢的高昂費用,它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成本更低。因此,這兩年,無人機巡檢正在引起業界的關注。但由于技術難度較高,可搭載無人機的紫外設備卻鮮有廠家涉足。

    207所研制的這款紫外成像儀外形小巧、輕盈,可懸掛在無人機底部而不影響其飛行,與動輒幾十公斤的機載設備相比,可以說是為無人機“量身定制”。飛行時,設備與線路的距離最近可以達到5米(手持、直升機設備的觀測距離往往在幾十甚至上百米),讓其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紫外成像漏電檢測儀研制成功后,先后在中國電科院高壓所、清華大學等試驗場所完成多次室內外實驗測試,在高低溫、振動和可靠性等相關試驗中表現良好,終于推向市場。而就在3月份,產品也拿到了首個訂單,總金額達千萬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電力系統就可以看到它們忙碌的身影了。

(原標題:無人機與紫外成像同為供電設備保駕護航)(本文來源:機經網,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