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国产麻豆精品系列一区二区-日韩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亚洲日韩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產品中心
DC26系列溫濕度控制器
普通溫濕度控制器
智能溫濕度控制器
DC68系列開關柜智能操顯裝置
開關柜狀態綜合指示儀
開關柜智能操顯裝置
DC28系列電力監控儀表
DC2800系列
H系列多功能諧波表
Z系列多功能網絡儀表
E系列多功能電力儀表
X系列數顯電測表
K系列可編程智能數顯表
D系列數顯變送表
S系列數字測控儀表
TRPC系列無功補償控制器
無功補償控制器
復合開關
DC29系列電測量變送器
單路變送器
雙路變送器
三路變送器
多路綜合變送器
DC30系列電動機保護器
DC1000無線觸點測溫系統
TED系列電子式溫度指示調節儀
CS系列智能除濕器
 
聯系我們

常州市大創電子有限公司

手機:13915077376

座機:0519-85606622

傳真:0519-85607968

郵箱: sales@czdacan.com

網址:http://www.oudz.cn/

地址: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長江中路25號

新聞資訊
第三代核電技術走出國門 回首實現自主化道路
來源:本站    作者: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5-10-26 09:05:06


  英國當地時間10月21日下午,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和英國首相卡梅倫的見證下,中國廣核集團和法國電力集團(EDF)正式簽訂了英國新建核電項目的投資協議。值得驕傲的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將在通過英國通用技術審查(GDA)后落地布拉德韋爾B項目,這是我國自主的第三代核電技術首次進入發達國家核電市場。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三代核電技術突破核級儀表難關實現完全自主的曲折路程。

    源頭

    我國是世界上少數擁有比較完整核工業體系的國家之一。上世紀七十年代,國務院做出了發展核電的決定,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核電從無到有,得到了很大的發展。2007年10月,國務院正式批準了國家發展改革委上報的《國家核電發展專題規劃(2005-2020年),這標志著我國核電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

    《規劃》中提出要求,到2020年,在引進、消化和吸收新一代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工程設計和設備制造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再創新,實現自主化,全面掌握先進壓水堆核電技術,培育國產化能力,形成較大規模批量化建設中國品牌核電站的能力。

    前期

    實現自主化的道路是漫長,在前期還需要依賴國外先進的技術。同年(2007年)11月,我國第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工程主設備采購與合作協議簽字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臺灣廳隆重舉行。國務院副總理、國家核電自主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曾培炎指出,我們要走“把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消化吸收再創新結合起來,不失時機地推進核電自主化工作”的道路,并簽約美國西屋公司為自主化依托項目建設?!   ∵@是前進道路上的關鍵一步,對于提高我國核電自主建設能力、促進重大裝備制造技術實現新的突破具有重要意義。最重要的是,在儀式上,國家核電與九家制造業簽訂了合作協議,這其中包括了上海自動化儀表股份有限公司。

    自儀股份加入

    在與自儀股份的合作協議中,雙方商定成立儀控合資企業,承擔第三代核電儀控系統工程,核電儀控設備成套供應,備品備件和運行技術支持等項業務。并采用自儀股份的各類核電儀表與控制系統平臺,為第三代核電服務。

    作為儀表制造企業,自儀股份屬于核電產業的運行系統,主要承擔第三代核電AP1000 儀控系統技術的引進、消化和吸收,以及在AP1000 基礎上發展的序列堆型儀控系統的研發和制造。

    目前,我國已經確定核電發展應盡快實現大型機組的自主化、國產化和市場化,貫徹“采用先進技術,統一技術路線”的方針,自儀股份參與組建的合資公司該公司的成立將有力推動我國第三代核電國產化建設。

    但眼前的道路卻并不平坦,面對國內核電站全數字化儀控系統和關鍵儀表設備主要被國外技術壟斷的現狀,自儀股份身負重任,難度亦不小。

    強攻前來助力

    2010年是國家能源局核電關鍵設備國產化規劃中的重要內容——核電站儀控系統國產化工作的啟動之年,這也標志著我國的核電儀表國產化工作已經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核電儀表國產化工作意義重大、迫在眉睫,上海自儀院憑借自身在行業內的領頭地位,毋庸置疑的成為推動核電站儀表國產化工作中的主要協調單位,切實推進國產化工作的開展。

    至此,繼自儀股份后,又一儀表行業巨頭上海自儀院正式加入實現第三代核電技術國產化的“大軍”中,并在開展標準規范的研究和核電儀控系統專用試驗驗證平臺的建設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終見成果

    從一開始就知道實現自主化的這條道路注定漫長曲折,所以2012年2月應該是所有翹首以盼的人們最激動的時刻。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宣布,世界首批三代核電AP1000自主化依托項目關鍵設備的研制攻關現已圓滿完成,并基本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供應鏈體系,為AP1000技術的推廣應用和批量化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福島核事故后,全球核電技術升級換代的步伐加快,三代核電技術成為主流,并將進入商業化應用和推廣階段。AP1000技術采用非能動理念,在抵御類似福島外部事件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是目前公認最具安全性的核電技術。

    作為最先進的三代核電技術,其全面采用ASME標準,設計壽命60年,對設備和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引進消化吸收不僅僅使我國核電技術升級,而且對提高我國工業基礎的整體水平具有推動作用。并在此基礎上,國家核電聯合中外有關方面,自主開展了符合中國國情的CAP1000、CAP1400和CAP1700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至此,我國由核電大國成為核電強國,從而對我國能源安全和裝備制造業帶來重大正面影響,并推動我國核電走向國際市場。

    核級儀表國產化攻關難

    隨著《規劃》的實施,我國核電工業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核電的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提高,核電裝備的自主化制造將提升我國裝備制造業水平,為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雖然陸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到目前為止,我國核電站核島主設備即使實現85%的國產,但唯一還沒有國產化的卻是關鍵核級儀控系統和核級儀表。

    從上世紀50年代第一座商用核電站問世以來,核電站的儀表和控制系統就是核電站的重要組成部分,核電站機組的安全、可靠,經濟運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I&C(儀表與控制)系統的性能水平。在《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十一五”國家經濟發展規劃綱要》制定過程中,核儀器儀表行業都被列入重點領域的優先主題。

    核電重啟已成不爭的事實,這也意味著對國產化核級儀表的需求迫在眉睫,如何打破技術壁壘成為共同關注的焦點。同時,作為唯一未國產化的核級儀表,給它留下的時間已經不多,儀器儀表行業擔負著艱巨的歷史使命。
(本文來源:中國儀表網,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