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C 2015于9月18號在上海舉辦,上萬名來自全球的行業精英、技術專家及意見領袖,將齊聚上海,分享最新的產業洞察。同時也吸引大量電力行業專家、學者及電力公司客戶等,共同探討云計算、大數據如何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云平臺成為配網主站系統新選擇
HCC 2015的能源行業展區全面展示了華為全聯接電網解決方案,吸引了眾多參展人員的眼球。華為全聯接電網解決方案從智能終端全聯接、通信網絡全敏捷、電網數據全共享三個方面來詮釋, IoT物聯網、敏捷網絡、云計算及大數據則是實現全聯接電網的技術支撐。全聯接電網是智能電網的ICT基礎架構,智能電網驅動ICT技術創新,創新ICT技術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同時華為跟國電南自在展會上聯合展示了基于云平臺(FusionCube一體機)的配網主站系統方案。目前,電力系統的調度自動化、變電站自動化和配網自動化等電力生產系統使用的服務器都是物理服務器,還未采用虛擬化技術。虛擬化技術對于電力行業生產業務是種前沿、待實戰驗證的技術。華為與國電南自聯合測試及驗證過的基于云平臺配網自動化主站系統方案,將配網自動化主站系統部署到華為FusionCube一體機。經過驗證,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方案可行!在同等條件下,不但性能與小型機相當,而且云計算亮點明顯。在電力系統中,華為FusionCube一體機相對于物理機來說,主要有以下優勢:統一集中運營和運維, 對于新增服務器和故障定位修復的服務,能集中、快速處理。物理硬件資源共享使用,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IT投資成本。 使用方便,物理機正常下電,再上電無需人為參與,所有虛擬機和服務能自動啟動。
大數據是實現智能電網“智能化”的重要工具
除了精彩的展臺方案展示,全聯接電網論壇也是精彩紛呈,行業精英、技術專家等共同探討創新的信息與通信技術(ICT)如何更好的服務和促進智能電網的發展。清華大學教授,能源互聯網香山科學會議發起者孫宏斌教授在主題演講中提到:“能源互聯網是能源革命的標志性技術,是推動能源革命的重要支點,將會帶動一系列新技術、新產業、新商業模式的發展?!?/span>
近年來,各國都在積極建設智能電網,促進電網從傳統電網向分布式電網,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向以新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轉變,讓電網更低碳、綠色、高效、智能。越來越多的電網智能終端將要接入,電力系統中數據和信息將海量增長,這無疑為系統的運行和高級分析帶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大數據聯合攻關項目部主任鄧春宇先生以“智能電網大數據應用研究和實踐”做主題演講。從宏觀層面闡述了中國電科院對大數據和智能電網大數據的認識和理解,分享了國內外電力企業在大數據領域的應用案例,并詳細介紹了中國電科院在大數據工作推進過程中的“理論研究、技術探索、應用實踐”三步走戰略路線。對廣大電力大數據研究者發出倡議,希望大家從自身做起,以開放的心態、創新的思維,利用“項目合作、服務支撐、資源互換”等模式來攻克“數據共享”這一大數據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首要難題。
華為公司的產品解決方案總監歐陽定恒先生以《企業云助力智能電網發展》為主題,分享了華為大數據及云解決方案如何助力智能電網發展,歐陽定恒認為可再生能源廣泛使用、分布式能源接入、電網智慧化對IT架構提出了新的挑戰,需要通信和信息服務能夠適應智能電網控制、管理和應用對基礎支撐的要求,需要對海量電力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并充分利用。華為基于云服務模式提供了大規模的運算、海量存儲、彈性化伸縮服務、大數據相關分析平臺工具,有效支撐調度、決策、交易、公共服務。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所有觀點都有指向同一趨勢,云計算、大數據將成為智能電網新推動力,有效支撐調度、決策、交易、公共服務,成為智能電網“大腦“的基礎架構。
來源:it168網站